歐洲低平板運輸車
在歐洲,專用車企業與底盤生產企業是純粹的客戶關系,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由選擇各底盤企業的專用汽車底盤,發展自己的系列化專用汽車。歐洲專用車企業的產品線一般都很窄,無論是整車企業,還是零部件企業,以一種產品打天下,成為世界***、全球大的比比皆是,專業化、規模化是歐洲專用車產業主要的特征。
歐洲專用車企業的主要特點是:企業規模差距大,大的上千人,小的幾十人甚至十幾人,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;技術開發能力強,很多企業是“百年老店”、家族式企業,一般都有特色產品和技術,擁有大量技術專利,產品利潤很高,抗風險能力強;專業化程度高,配套體系完善,很多企業只作技術集成和總裝;工藝裝備先進實用,生產效率高,產品質量好;生產經營方式靈活,市場應變能力強。
歐洲各國政府不對專用汽車制造商的生產資質和產品進行審批,而是通過準入制度對產品進行把關。只要產品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即可生產和銷售,控制的重點在車輛的安全、環保和燃油經濟性等方面。
●日本:專用車企業與底盤企業有合作也有分工
日本雖然國土面積不大、市場需求有限,但是專用車企業數量眾多、規模大小不一,只有幾個人的工廠一樣可以活得很好。
與歐洲不同的是,日本的部分專用車企業由底盤企業參股或者控股,但是在產品研發、售后服務方面相對獨立,更多的是戰略合作關系。在日本,車輛使用中的售后服務責任界定十分清晰,無論是面對政府的法規要求,還是面對用戶的要求,底盤企業負底盤方面的責任,專用車企業負上部裝置的責任。如果底盤和上裝有牽扯的地方出了問題,由雙方共同分析,協商解決。
日本超過60%的專用車是由底盤生產企業的經銷商賣給終用戶的,專用車企業有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對上裝進行售后服務。為了方便用戶,專用車企業會盡量把售后網點建在底盤生產企業網點的附近,這種合作方式有利于大限度地保證用戶利益。
在日本,專用車生產用的底盤由底盤生產企業去認證,專用車企業得到的底盤都是經過認證的。按照相關規定,專用車企業不能改后一根車橋前面的車架,只可以把后一根車橋后面的車架截短或加長,對底盤的其他改動也要與底盤企業簽訂改動技術協議,因此,日本的專用車法規只涉及總重、軸荷、外廓尺寸(長、寬、高)、重心高度(涉及傾翻)、后部燈光布置和后部、側面防護裝置。專用車企業只要保證在這些方面滿足法規要求,就可以保證改裝后的車輛既全面符合法規要求,又很好地滿足底盤生產企業的設計要求。
對于一些特殊的車輛,日本政府對上裝有嚴格的管理。比如油罐車,日本消防廳要依據法規對每一個罐體進行檢查,檢查可由消防廳進行,也可以監督企業自我檢查。檢查的結果要作成隨車文件,成為車輛注冊的依據。這樣的管理既保證了政府對車輛的有效監管,又避免了重復管理,同時減輕了企業負擔。
在日本,專用車企業沒有被納入政府的準入管理范圍,任何企業改裝的車只要符合法規要求,能否生產和銷售是企業的事。